日前,臺灣《經濟日報》援引知名爆料人稱,蘋果汽車開發案正如火如荼進行中,蘋果很可能委托組裝iPhone的長期合作伙伴鴻海(富士康母公司)來負責其汽車的組裝生產,而蘋果汽車的發布仍將在2024年底或是2025年。
報道稱,業內人士表示,蘋果不會推出面向大眾市場的電動汽車,其電動汽車的定位會是10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66萬元)及以上的高端市場,與特斯拉的Model S爭奪市場。
對于這一消息,5月4日,富士康方面表示,不對市場流言予以評論。但從此前的動作來看,富士康正在不斷加大汽車代工領域的投資以吸引蘋果的注意。
從2015年開始,富士康頻頻接觸造車企業,先后入股拜騰、牽手Fisker,與Stellantis成立合資公司等。
去年1月,富士康更是與吉利控股成立合資公司,業務覆蓋車企的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,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、零部件、智能控制系統、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流程等。根據協議,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%。而在同年10月,早已隱退的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還為富士康電動車產品Model E站臺,另外同時發布兩款產品電動巴士Model T和SUV Model C。
Desi Ujkashevic的加入,意味著蘋果再次加大電動汽車的開發力度。但是蘋果的汽車團隊近期變動頗大,此前多位重要人士離開團隊。
不難看出,蘋果汽車的問世仍然撲朔迷離,但是圍繞這背后的供應鏈消息依舊牽動市場的每一根神經。
雖然暫不能確定富士康已被定為蘋果汽車AppleCar的組裝商,但是蘋果造車團隊又迎來一位得力干將。
5月3日,彭博社報道稱,蘋果已聘請福特全球汽車安全工程辦公室全球總監Desi Ujkashevic來加快蘋果汽車的開發。
知情人士透露,Desi Ujkashevic于1991年加入福特,在福特有31年工作經驗,曾參與福特汽車多款車型的內飾、外觀、底盤和電氣部件等工程設計。此外她還從事電動汽車的開發工作,并且還擔任美國智能運輸協會(ITS)和交通改進協會(TIA)的董事會成員。